東京工業大學教授竹添秀男等人將有機材料塗層和電極表面做成凹凸不平的褶皺狀,結果OLED發光效率能夠提高到原有水平的2.9倍左右。
OLED通常採用一層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塗層加玻璃基板製作而成,有機材料塗層上方有一層金屬電極。OLED發光效率通常不高,一般在20%左右,而該研究團隊的技術關鍵就在於把有機材料塗層和電極表面加工成細小的褶皺狀,提高了OLED發光效率。
給黑白鑲綠,還是鍍金
歐洲除了飛利浦和OSRAM,還有Zumtobel,Schréder,TRILUX。美國有Acuity Brands Lighting 和 Cooper Lighting,日本有Panasonic 和 Toshiba。大中國區的市場這麼大,也該出個代表吧!
當日亞化學工業的中村修二發明了基於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氮化鎵(GaN)和銦氮化鎵(InGaN)的具有商業應用價值的藍光LED,白光LED就因此誕生了。結合紅光LED和綠光LED便可產生白光,這樣就有很廣的演色性,可是成本過高。基於成本考量,普遍都是采用藍光LED,搭上熒光粉來產生。但它的發光功效和演色性,很難兼顧,還有藍光對生態生理時鐘的影響,都讓科學家在繼續尋找新一代更好的白光LED。
韓國國立首爾大學教授Soo-Young Park及其首爾大學和西班牙Valencia大學團隊,成功開發出一款更好的白光LED。他們采用單一分子結構,結合了橘色和藍色發光材料,合成出一組可發射白光的粒子對,能夠在可見光譜範圍內產生白光。
根據研究團隊的說法,實驗結果表明,這種新型LED芯片的發光效率高、顏色呈現穩定,具備大量生產能力,讓它成為很適合的白色光源,提高LED照明的能見
度。